虚假购物诈骗
虚假购物诈骗是指骗子通过社交软件、网页、短信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,通常以优惠打折、海外代购、低价转让、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,待受害人购物付款后,就将受害人拉黑,受害人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、货物。
案例一:孩子购物领福利,母亲钱财被骗尽。
【基本案情】
2022年1月,六枝特区的L某(12岁)通过QQ聊天得知可以在某群里领取福利,只需要将微信余额截图发送到指定微信群便能领取10倍余额的高额回报,L某就将自己的微信余额截图(46.6元)发到指定的群里面,对方叫L某添加了一个微信后,该微信就返还了L某100元。然后对方又让L某下载闲鱼APP,称在闲鱼APP上购买商品,即可再获得剩余的366元和一张明星签名照。在对方的指使下,L某通过其母亲的银行卡、支付宝花呗等在闲鱼APP上先后分十次购买了价值18777元的商品,后对方指使L某点击确认收货。点击后L某一直没收到货物,也没获得剩余的366元和明星签名照,待L某再联系对方时,对方早已将L某拉黑,之前所添加的QQ群、微信群也全部解散了,L某母亲发现后,才发觉自己孩子被诈骗了。
【手段分析】
第一步:骗子以发福利的幌子出现在受害人的视野,然后拉你进QQ群或者微信群,告诉做一些简单的操作便能领取高额福利。
第二步:再让受害人下载购物APP,告诉受害人点击购买商品便可以领取额外福利。
第三步:待受害人点击商品链接购买并点击完成收货后,再找骗子要承诺的福利时,骗子已经把你拉黑消失不见。
【经验教训】
骗子利用L某贪小便宜心理、未成年人容易相信别人的特点,诱使L某一步步进入圈套。
【反诈警醒】
1.网上购买商品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信息,确定商品真实性,对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,切记不要将钱直接转给对方。
2.寒假来临,家长请管好自己的手机,请勿将支付密码告诉孩子,以防孩子上当受骗。
3.网上购买商品请到正规购物网站,未收到货物前,请不要点击“确认收货”。
4.不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,不在陌生人发来的付款页面填写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。
|